一種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
1.一種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包括然氣管(1)、第一旁通管(10)、第二旁通管(12)、接頭(14)、除濕柜(15)、盒體(18)、發(fā)電單元(25)、導線(xiàn)(26)、蓄電池(27)和除濕器主體(28);
然氣管(1)在天然氣輸送方向上依次設置第一閥門(mén)(3)、過(guò)濾器(4)、調壓閥組(5)、第二閥門(mén)(6)、測溫單元(8)和加熱裝置(9);第一旁通管(10)與然氣管(1)連通,第一旁通管(10)與然氣管(1)接通處位于第一閥門(mén)(3)和過(guò)濾器(4)之間,第一旁通管(10)上設置第一電磁閥(11);第二旁通管(12)與然氣管(1)連通,第二旁通管(12)與然氣管(1)接通處位于調壓閥組(5)和第二閥門(mén)(6)之間,第二旁通管(12)上設置第二電磁閥(13),第一旁通管(10)和第二旁通管(12)通過(guò)接頭(14)連接;
除濕柜(15)朝向第一旁通管(10)的一側設置柜門(mén)(16),柜門(mén)(16)外側設置第一把手(17);盒體(18)設置在除濕柜(15)底部?jì)葌?,盒體(18)內放置有安裝組件,本除濕器工作狀態(tài)下,安裝組件設置在第一旁通管(10)或者第二旁通管(12)內壁上;發(fā)電單元(25)設置在安裝組件上,發(fā)電單元(25)通過(guò)導線(xiàn)(26)與蓄電池(27)電性連接;蓄電池(27)設置在除濕柜(15)底部?jì)葌?,蓄電?27)與除濕器主體(28)電性連接;除濕器主體(28)設置在除濕柜(15)底部?jì)葌?,除濕器主體(28)正對除濕柜(15)上開(kāi)設的多組出氣孔(29);
除濕柜(15)內壁上設置導熱組件,導熱組件與第二旁通管(12)接觸,除濕柜(15)內還設有控制系統,控制系統與第一電磁閥(11)、第二電磁閥(13)以及除濕器主體(28)均控制連接。
2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然氣管(1)上設有高壓罐(2)和低壓罐(7),高壓罐(2)處于然氣輸送最前端,低壓罐(7)位于第二閥門(mén)(6)和測溫單元(8)之間。
3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安裝組件包括支撐柱(19)、螺桿(22)、旋鈕(23)和弧形板(24);支撐柱(19)為圓柱狀,支撐柱(19)軸線(xiàn)與第一旁通管(10)軸線(xiàn)平行,支撐桿(20)上設置四組與其垂直的支撐桿(20),四組支撐桿(20)兩兩之間的夾角均相等,支撐桿(20)上開(kāi)設螺紋孔(21),螺紋孔(21)中心線(xiàn)與支撐桿(20)軸線(xiàn)重合,螺紋孔(21)在支撐桿(20)朝向弧形板(24)的端面上形成開(kāi)口;螺桿(22)與螺紋孔(21)配合,螺桿(22)一端旋轉至螺紋孔(21)內,螺桿(22)另一端與弧形板(24)轉動(dòng)連接,螺桿(22)設置四組,四組螺桿(22)與四組螺紋孔(21)一一對應;旋鈕(23)設置在螺桿(22)上,旋鈕(23)設置四組,四組旋鈕(23)與四組螺桿(22)一一對應;弧形板(24)設置四組,四組弧形板(24)與四組螺桿(22)一一對應,四組弧形板(24)位于同一圓周上,弧形板(24)外壁與第一旁通管(10)或第二旁通管(12)內壁貼合;發(fā)電單元(25)設置在支撐桿(20)端部。
4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導熱組件包括第一導熱桿(30)、轉動(dòng)套(32)和導熱板(33);第一導熱桿(30)豎直且滑動(dòng)設置在除濕柜(15)內壁上,滑動(dòng)方向為上下方向;轉動(dòng)套(32)轉動(dòng)設置在第一導熱桿(30)外壁上,轉動(dòng)套(32)內壁與第一導熱桿(30)外壁貼合,轉動(dòng)套(32)為金屬套管;導熱板(33)一端與轉動(dòng)套(32)外壁連接,導熱板(33)另一端設置導熱環(huán)(34);導熱環(huán)(34)套在第二旁通管(12)上,導熱環(huán)(34)內壁與第二旁通管(12)外壁貼合,導熱環(huán)(34)為金屬環(huán)。
5.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第一導熱桿(30)上并排設置多組第二導熱桿(31)。
6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除濕柜(15)內壁上設置保溫層(39)。
7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柜門(mén)(16)上設置豎直的第一條形槽(35),第一條形槽(35)在柜門(mén)(16)的內外側均形成開(kāi)口,柜門(mén)(16)外側滑動(dòng)設置封住第一條形槽(35)的滑板(36),滑板(36)滑動(dòng)方向為靠近或遠離第一條形槽(35),滑板(36)上設置第二把手(37),滑板(36)上開(kāi)設第二條形槽(38),第二條形槽(38)在滑板(36)內外側以及朝向第一條形槽(35)的端面上均形成開(kāi)口,導熱板(33)與導線(xiàn)(26)均穿過(guò)第二條形槽(38)。
8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氣余壓利用的高效除濕器,其特征在于,除濕柜(15)底部設置多組萬(wàn)向輪(40)。